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凄(qī)清 巷(xiàng)道
B.彳亍(chì chù) 凄婉(wǎn) 颓圮(pǐ) 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
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sì)的 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会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诗歌中的意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鸟,一个是土地。在诗中,鸟即诗人,土地则象征着祖国和人民。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圭里面”,这两句诗突出“我死了”,而且以自己的身躯肥沃这片土地,
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执著的爱。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
指诗人自己。
5.对《致橡树》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橡树”的形象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
B.在艺术表现上,本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这样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
C.诗歌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能
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
D.《致橡树》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
6.读卞之琳的《断章》,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以抒情手法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7.填空。
(1)徐志摩,笔名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________诗派的“盟主”,著有________等诗集。
(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
(3)轻轻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8~10题。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8.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写出两节诗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