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单元知识结构
一、陆地(占29%)
1、大陆
(1)概念:面积广大的陆地。
(2)六块大陆:全部在北半球的: 大陆、 大陆;跨南北半球的: 大陆、 大陆;全部在南半球的: 大陆、 大陆。
2、七大洲
(1)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
(2)分布:全部在北半球的: 洲、 洲;跨南北半球的 洲、 洲、 洲、 洲;
全在南半球的: 。
(3)地形特征:
洲名 |
地形主要特征 |
亚洲 |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 ,四周 ,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非洲 |
⑴地形以 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
欧洲 |
⑴ 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
北美洲 |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 ,东部是 ,中部是 ;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
南美洲 |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 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
大洋洲 |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 ,中部为 ,西部为 |
南极洲 |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的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
(4)地形类型:
类型 |
海拔高低 |
地表起伏特征 |
山地 |
较高 |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
平原 |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
平坦广阔 |
丘陵 |
较低 |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
高原 |
较高 |
地面坦荡,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
盆地 |
无一定标准 |
四周高,中间低 |
(5)地形变化: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
力的来源 |
来自地球的内部 |
来自地球的外部 |
力的表现形式 |
地壳运动(褶皱、断层)、火山、地震 |
流水、风、海浪、冰川 |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
高山、高原、盆地或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化得高低不平 |
侵蚀高地,堆积低地,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
二、海洋(占71%)
1、四大洋:全部在北半球的: ;
全部在东半球的: ;
南北半球的: 、 、 ;
跨东西半球的: 、 、 。
2、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
三、海陆轮廓形成原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海底地形
要点突破导航
一、大洲和大洋的分界线
洲(洋)名称 |
地形分界线 |
亚洲与欧洲 |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
北美洲与南美洲 |
巴拿马运河 |
非洲与亚洲 |
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北美洲 |
白令海峡 |
非洲与欧洲 |
直布罗陀海峡 |
南美洲与南极洲 |
德雷克海峡 |
太平洋与大西洋 |
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 |
印度洋与大西洋 |
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 |
印度洋与太平洋 |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的147°E经线,马六甲海峡 |
大西洋与北冰洋 |
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鸟一线 |
二、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 |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
举例 |
边界类型 |
|
张裂 |
形成裂谷或海洋 |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
生长边界 |
|
相撞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
形成巨大山脉 |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
消亡边界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
海沟、岛屿、海岸山脉 |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
消亡边界 |
三、四大洋的情况比较
项目 |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面积 |
最大 |
第二 |
第三 |
最小 |
深度 |
最深 |
第三 |
第二 |
最浅 |
盐度 |
33~35% |
34~37% |
34.8% |
30~32% |
资源 |
海洋矿产 |
石油 |
石油 |
石油、海洋动物 |
渔场 |
秘鲁、北海道 |
纽芬兰、北海 |
|
|
四、世界主要河流湖泊
洲名 |
河名 |
注入海洋 |
发源地 |
主要特征 |
亚洲 |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
北冰洋 |
蒙古高原北部,西伯利亚南部山地 |
以春季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结冰期长。常在河流下游形成凌汛 |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
太平洋 |
亚洲中部的高原和山地 |
以降水补给为主,受季风影响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界南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界北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
|
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
印度洋 |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源于青藏高原。西亚的河流源于亚美尼亚高原 |
东南亚和南亚的河流都以降水补给为主,受热带季风影响,水位变化很大。西亚的河流,流经干燥地区,水量不大,属于融雪和雨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 |
|
阿姆河 锡尔河 塔里木河 |
内陆沙漠或湖泊 |
亚洲中部的高山 |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最小,是流经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 |
|
非洲 |
尼罗河 |
地中海 |
东非高原,青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 |
世界最长的河流(6600km),白尼罗河水量稳定,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夏季河水大增,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 |
尼日尔河 |
几内亚湾 |
西非高原 |
上、下游在热带雨林区,水量较大;中游在沙漠地带,水量较小 |
|
扎伊尔河(刚果河) |
大西洋 |
赞比亚北部高原 |
大小支流都处在热带雨林区,水量大,富水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
|
赞比西河 |
印度洋 |
隆达-加丹加高原 |
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有季节变化 |
|
欧洲 |
伏尔加河 |
里海 |
东欧平原西部 |
欧洲最长的河流,在俄罗斯水运中占重要地位 |
莱茵河 |
大西洋 |
阿尔卑斯山 |
开发较充分,两岸居民点和工业城市密集 |
|
多瑙河 |
黑海 |
德国西南部山地 |
水力资源丰富,以铁门电站著名 |
|
北美洲 |
圣劳伦斯河 |
大西洋 |
安大略湖 |
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水位稳定 |
密西西比河 |
墨西哥湾 |
美国北部 |
以春季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航运价值大,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 |
|
南美洲 |
亚马孙河 |
大西洋 |
安第斯山脉 |
以降水补给为主,流域面积和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航运便利 |
大洋洲 |
墨累河 |
印度洋 |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 |
雨季河水暴涨,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 |
五、世界主要海峡(附好望角)和运河
六、七大大洲地形特征差异比较
|
地形特征 |
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
|
亚洲 |
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
40oN |
|
100oE |
|
||
非洲 |
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
赤道 |
|
20oE |
|
||
北美洲 |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中部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东部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
40oN |
|
90oW |
|
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1—5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
1、关于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比较复杂,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 B、大体上可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
C、平均海拔居世界各大洲的第一位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
2、地球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活动 C、褶皱运动 D、断层运动
3、世界上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成的两条巨大山系是( )
A、喜马拉雅山系 B、科迪勒拉山系 C、落基山-安第斯山系 D、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4、关于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B、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
C、一般地面较平坦或起伏较小 D、边缘地区大多比较陡峻、崎岖
5、下列四组大洲中,有赤道穿过的是( )
A、亚洲和非洲 B、南美洲和大洋洲 C、欧洲和亚洲 D、北美洲和南美洲
6、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8、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区是( )
A、板块的上层地区 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地块的下层地区 D、每块板块的内部地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大洋 B、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C、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 D、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10、在海底地形中,海沟多分布在( )
A、大陆架上 B、大洋底部海盆与海岭交界处 C、大陆坡上 D、大陆坡与大洋底部的交界处
11、下列大陆中,被称为“高原大陆”的是( )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极大陆
12、在地球上,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力,主要是( )
A、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力 B、地震所产生的破坏力
C、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 D、褶皱和断层产生的力
13、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A、地表强列褶皱而形成地下岩浆喷出 B、地壳发生断层作用而形成岩浆喷出
C、岩浆沿地壳裂口或脆弱地方喷出地表 D、地壳发生大范围的升降运动而形成
14、下列地表形态中,由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A、河流三角洲 B、耸立的蘑菇石 C、幽深的峡谷 D、尖尖的角峰
15、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使地表逐渐趋于平坦 B、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内力和外力的作用在同时不断地进行着 D、内力作用偶尔发生,外力作用经常发生
16、读图,在下列选项中,各港口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孟买、利马、高雄、横滨 B、斯德哥尔摩、汉堡、卡拉奇、圣彼得堡
C、马赛、瓦尔帕莱索、珀斯、新奥尔良 D、青岛、鹿特丹、开普敦、圣弗朗西斯科
17、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
图1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18、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2,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图2
A、巴拿马运河 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苏伊士运河 基尔运河
B、基尔运河 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基尔运河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莱茵河—多瑙河运河
19、一艘巨型油轮从科威特驶往日本,要途径( )
A、波斯湾——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巽他海峡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德雷克海峡
20、下列国家轮廓图3中,河流名称错误的是( )
图3
A、印度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二、读图分析题
21、读海底地形示意图4,回答:
海底地形示意图
图4
(1)图中数码代表的海底地形是:① ,② ,③ ,④
(2)在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米,且坡度较小。
(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人类活动使海洋变成陆地,即填海造陆。请你举两个例子。如 ___和 。
22、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5,回答:
图5
(1)E代表 (半岛),F代表 (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代号是 ;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
23、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6回答。
图6
(1) 图为北半球, 图为南半球。
(2)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3) 半球的极地地区为海洋; 半球的极地地区为陆地。
(4)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A、 ,B、 ,C、 ,D、 。
24、读“世界海陆分布图7”,回答:
图7
(1)填写出下列名称:大洲:A ,B ,C 。
大洋:D ,E ,F 。
(2)写出大洲分界线的名称:
山脉a ,e ;河流b ;运河f ,g ;海峡d 。
(3)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 、 、 、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
和 。
(4)南、北、东、西四个半球都有所分布的大洲是 和 。
25、读图8,回答:
图8
(1)请将字母A(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填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的接触地带。
(3)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
(4)2003年5月21日~27日,非洲北部阿尔及利亚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其原因是该地区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